培养安全意识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随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我国商用车、家用轿车以迅猛的发展势头进入企业和千家万户,随之交通环境也越趋复杂,这不仅给驾驶员驾驶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给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等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交通事故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处于高位,一方面,我国进入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也相继展开,但在城市化发展不久,又进入机动化发展进程。 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使许多家庭走上富裕之路,轿车进入家庭,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在城市化发展还不成熟的条件下,迎来了机动化发展潮的来临,车辆发生事故高居不下。据统计,我国的各种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的操作不当、麻痹大意和违章行驶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70%左右。       作为驾驶员,每个人学会了驾驶,也就一辈子与车结缘了,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复杂的交通环境,认识到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行车,认识到在提高驾驶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实际工作中,因为驾驶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有许多方面,主要表现为:       1 驾驶员的个性、地位,凌驾于道德规范之上。在驾驶员队伍中,我们是以职业为生的“职业型”驾驶员;我们不能象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官员型”驾驶员;企业老板身份的“财富型”驾驶员;白领阶层的“小资型”驾驶员;“富二代”式生活无忧的“快乐型”驾驶员等等,我们是以职业为生的,没有资格和他们比高低,也没有必要和他们比,他们因为个性、地位、财富的特殊感,没有及时转换到一个合格的驾驶员角色中,由此也会引发许多车辆事故,这些人不仅自己后悔莫及,同时也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或物质上的伤害。       2 控制力差,明知自己的行为不道德而为之。比如:严重超速、超载;违反规定超车、会车;让车不让速,让车不让路;超车后急刹车;长时间占用超车道,长时间并排行驶;车辆不检查保养,开故障车;酒后驾车、疲劳驾车;前车情况不允许让车,闪大灯,催促前车让路;斑马路前不减速,礼让行人;开斗气车等等,这样损人利己,危害他人生命和财产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3遇有事故逃逸,不积极抢救伤员或见路人拦车救伤员绕行通过,不理睬,这样的驾驶员不仅触犯了职业道德,更触犯了社会公德。       4 驾驶员平时不学习,不注重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有空就打牌、聊天、喝酒,试想:一个掌握着他人的生命和财产的驾驶员,平时不学习职业技能,不修炼职业道德,总有一天,不是践踏自己的人生,就是践踏他人的生命和财产,这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综上所述,注重职业道德,不仅要求每个驾驶员努力提高驾驶技能,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要把个人利益紧紧地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同时,我们在积极培养安全行车素质的前提下,还要培养人道主义精神,因为救死扶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机动车驾驶员经常会遇到突发性的伤病员,遇到这种情况,驾驶员应急群众之所急,将伤,病者尽快送往医院救治。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积极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和运输物资,主动配合交通民警处理事故,而不是驾车逃离现场,妄图躲避法律的制裁。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