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调查显示:乘客满意率提高 司机素质仍需提升

出租车行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担当着城市的“流动风景线”的角色。出租车司机的文明运营程度与整座城市的形象紧密相连。近日,国家统计局佳木斯调查队就佳木斯市出租车行业文明运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并在人流密集、客流量大的学校、商场等区域调查走访了100名乘客,了解目前我市出租车行业运营现状。

出租车变了“样” 乘客满意率提高了

据调查显示,有62%的被访者对市区出租车行业的车容车貌以及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三年前满意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因为近年来市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出租车行业的整顿与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出租车司机开展各类培训教育。包括实行岗前教育培训、罚前教育培训;要求出租客运企业须对所属企业从业驾驶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开展出租车整顿,联合公安、交警、特警等部门,对无牌无照非法营运出租车,多次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市民反响较好。实行信誉考核,依照相关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全行业从业驾驶员实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作为今后从业评价的主要依据,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取消其从业资格。设立了24小时举报投诉电话8223058,多次向全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下发通知,严禁发生违价、拒载、拼座、绕道等违规行为,对违规车辆在报纸、电台进行了曝光。 2013年,市区参加岗前培训的驾驶员达866人次;接受罚前教育的驾驶员达728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岗驾驶员累计达到5800余人次并接受了考核;共处理违规出租汽车774台次。

新形象受市民点赞 行车陋习需摒弃

现在市公交办的投诉热线也成了很多市民的求助热线,春节期间市民丢失物品的求助电话百余件。很多失物都是驾驶员主动送到市公交办后被市民陆续领“回家”。对于行管部门积极查找失物,驾驶员热心帮助市民的善举,很多乘客把一面面锦旗送到公交办表示感谢。除了送还失物,很多出租车驾驶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助人为乐,帮助乘客寻找丢失的孩子,背送行动不便的乘客上楼,将迷路的儿童送回家等等,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树立了出租车驾驶员的新形象。 新风在出租车行业劲吹,但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存在。市民反映在乘坐出租车时很难见到驾驶员系安全带驾驶。调查队工作人员在长安路中段某点以早8时为基点,统计记录2分钟内平均经过的出租车,三次统计的平均结果为72辆,其中平均仅有9辆出租车司机系安全带行驶,不足总数的20%。同时,出租车司机“提示系安全带”和“主动提供发票”的行为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而很多乘客习惯上车后将自身安全交给驾驶员,看见驾驶员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他们大多不会给予提醒。此外,市民还对雨雪天气或用车高峰期打车难和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吸烟的不文明行为反映较为集中。

行管部门在努力市民热心提建议

记者在市公交办了解到,一直以来行管部门都从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素养入手,不断强化出租车司机的职业规范教育工作。用规章制度规范司机,用教育培训引导司机,用文明管理带动司机,用先进典型激励司机,增强出租车司机文明经营、诚信服务、安全驾驶的意识。但由于出租车驾驶员流动性强,文化程度较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还需要时间。 

在采访中,有的市民认为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每台车、每个人,发现问题,从严处罚。还有的市民希望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市民需求,逐年增加出租车营运数量,并尽早出台法规规范出租车运营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出租车拼客、拒载等容量不足问题,理顺管理机制,促进出租车运营企业规范、文明运营。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