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杭金衢改扩建一期工程最后的两座大桥,西小江、浦阳江大桥通过交工验收,这条曾被称为省内交通最拥堵的高速路段正式完成了“肠梗阻”手术。
杭州到金华 全线八车道正式贯通,设计速度120km/h!
作为贯穿我省的交通大动脉,杭金衢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是全省重点工程,更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杭金衢高速公路自2003年9月底全线建成通车以来,车流量以年均10%左右的速率快速增长,已成为我省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其中新岭隧道段的日流量达7万辆次以上,改扩建事不宜迟。2015年1月,杭金衢高速公路改扩建一期工程正式下达开工令。
起自杭州红垦互通式立交南,经萧山、绍兴、诸暨、浦江、义乌、金东、婺城3个地市的7个县(市、区)止于金华互通式立交南,主线全长150.812公里。
新岭隧道段,应急先行,打通交通要塞
新岭隧道,作为杭金衢高速公路的瓶颈,拥堵现象在改扩建工程实施前已成为常态。这座最初设计车流量为双向2.5万辆的隧道,2013年日均双向流量已达5万辆,节假日高峰期更是达到双向8万辆以上。每逢重大节假日,拥堵苦不堪言,社会关注度极大。
一、2011年4月省政府将新岭隧道段定为应急工程,先行实施改扩建。
二、2013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
三、2014年7月4日新岭隧道新建左洞开挖贯通,并于2015年春运期间圆满完成临时应急通行任务。
四、2015年4月21日新岭隧道新建右洞开挖贯通,于2015年底全部建成。
五、2016年1月27日新岭隧道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发改委单独立项、由国土部作为先行用地批准,作为省内的应急工程,新岭隧道段于2013年1月先行实施改扩建,2015年底建成。
如今,四洞贯通南北,堵岭变通途,新岭隧道已然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沿线地方人民造福。
两座大桥,攻坚克难,破除工程节点
西小江、浦阳江特大桥的改扩建因涉及航道等级提升,需要在不间断交通的前提下,在原址拆除老桥重建新桥。这是杭金衢改扩建一期工程全线关键性控制工程。
单就桥面拼接施工交通组织转换工作,杭金衢拓宽建设指挥部就提前几个月启动了方案设计,并联合相关单位多次踏勘现场、先后组织30多次沟通协商会、方案审查会。
浦阳江、西小江大桥分别于2016年11月1日、30日开始老桥拆除,全面开始重建施工。之后分别于2018年5月25日、7月19日实现全桥合拢,2018年8月底两桥完工。
原计划于国庆节前建成通车的西小江和浦阳江特大桥,于中秋节前便提前通过交工验收,实现杭金衢改扩建一期全线(杭州红垦至金华段)八车道通行。
边通车、边施工,协同作战,各司其职
在过去的五年里,为了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杭金衢高速公路原有的通车环境,杭金衢改扩建一期工程的建设采用“边通车、边施工”。
在如此巨大并逐年增长的车流量下,“边通车、边施工”方式进行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在省内是第一个,在全国也属罕见。
工程施工以来,除了牌头到上溪段(交通运输部批复的6个月封道集中施工)实施了3个多月封道施工外,就没有封过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社会车辆尽早享受改扩建的成果,杭金衢改扩建一期工程的交工验收工作突破常规,施行“完工一段,检测一段,开通一段”,根据工程实际逐项分段进行交工检测和验收工作,陆续完工的新岭隧道段、金华至诸暨段、杭州萧山段、望道互通段等都是在完工后分别组织交工验收,并且均在第一时间对外开放,方便百姓出行。
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
全线共设桥梁5714米/68座
其中拓宽3518米/66座
拆除重建2156米/2座
拓宽隧道1418米/座
拆除原有隧道180米/座
设互通式立交19处
其中新增1处,改建16处,完全利用2处
分离式立交72座
其中新增8座,拓宽56座,拆除重建8座
拆除并重建天桥22座
改建服务区3处
同步改扩建全线的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
向西北连接黄衢南可通往安徽黄山
向西连接杭新景可通往江西婺源
向西南直达江西上饶
向南连接黄衢南可通往福建南平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沪昆高速公路(G60)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中城市群和金衢丽产业带通往杭州、上海的交通要道,是浙江省一条极其重要的经济大动脉。
它的建成通车,进一步优化了浙江交通网络,使浙江与安徽、江西、福建等临省更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高速公路上的人流、物流、价值流的高速流动。(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