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大通道,是四川南向出川重要通道,其中古蔺至习水段高速建设迎来重要消息,重点控制性工程——赤水河特大桥主墩索塔,于6月29日成功封顶。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两岸索塔完成封顶,标志着这座特大桥的“脊梁”正式屹立起来,是全桥建设的关键步骤。
三个世界第一
垂直高度达503米!
目前,四川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赤水河大桥共有三座,已建成的,包括成自泸赤高速赤水河大桥(全长406m,跨径390m,已建成)、纳黔高速赤水河特大桥(全长974m,跨径958m,已建成)。
第三座,便是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段高速赤水河特大桥(在建)。
其中,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段高速赤水河特大桥(以下简称赤水河特大桥)是三座之中规模最大的桥梁,全长2009米,主桥设计为1200米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
科普一下,赤水河特大桥是江津经贵州习水至古蔺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川黔交界的乌蒙山区和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革命老区。
其中,贵州岸索塔高243.5米,四川岸索塔高228.5米,是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第一高塔的峡谷大桥。
划重点!索塔顶端距离赤水河河面的垂直高度达到了惊人的503米。比上海东方明珠塔还要高35米,接近台北101大厦的高度。
西南出海通道
严苛地形创新工艺
据了解,赤水河特大桥之所以修在接近山顶的山腰处,主要是基于现实地形和性价比的考虑。
未来,赤水河特大桥的悬索一端将会系上一个重达20多万吨水泥块,被称作重力式锚碇;另一端则像一个膨胀螺钉,深深的扎进山体里,被称作隧道式锚碇。
同时,作为一座典型的超高墩、大跨度特长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赤水河特大桥还有着“主桥跨度长”,“施工量大”,“交通运输不便”等多重难题。
特别是四川岸,地处60°~75°近乎垂直的陡坡上,加上索塔自身的高度,在塔顶作业给人带来极大震撼同时,“云中”作业也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未来,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段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将为四川新增一条南向出川大通道,而且将促进成都—贵州(重庆)—珠三角、北部湾出海走廊的形成和完善,增强与东盟、南亚以及澳新等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步伐。
同时,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红色旅游扶贫产业,尤其是为乌蒙连片山区深度扶贫工作的顺利推动注入了强心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来源封面新闻)